你家厨房是否也存在这三大痛点呢?快来看看!
05-07
中国式厨房的三大痛点
1、频繁走动——主要原因是布局不合理。
2、频繁抬肘——主要原因在于收纳或功能电器设计不合理。
3、频繁弯腰——主要原因在于台面高度设计不合理及地柜收纳方式不合理
厨房设计的核心就在于简化劳动,提高效率。
问十个家居设计师,至少有九个会告诉你,厨房最重要的是动线设计。不合理的布局会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更加局促,导致来回动线过长、需要爬高蹲低等问题。
厨房动线,就是我们在厨房中的“工作路线”,从取食材,到洗、切、备,再到烹饪最后上桌,按照这个步骤进行功能区的划分,决定了冰箱/储藏柜、水池、备餐台、燃气灶、装盘台的位置,减少不必要的走动。
不管家里是一字型厨房、L型厨房还是U型厨房,跟着厨房动线走,就能极大地提升你的下厨效率。
设计厨房地柜时,绝对不能因为偷懒就随便做成统一高度。不然,切菜时高度倒是刚刚好,洗菜却要低头弯腰,炒菜还得抬手踮脚。短期内可能觉得没有什么,但长此以往,对颈椎、腰椎都不好。
那么具体怎么把握高度呢?标准大概如下:在站直后手肘高度减个10公分左右为洗菜切菜区域高度,在此基础上再减个10-15公分为烹饪区高度。
把餐具、锅、刀放进抽屉里,需要的时候把抽屉拉出来弯腰拿,肯定比开关式柜门,再蹲下找东西更为轻便省力。至于省力的程度则跟内部分类与抽屉滑轨的档次有关。
第三层深抽屉,放炒锅、盘子,也用分隔件立着放。
再来是确定吊柜的高度。计算出来的台面距吊柜的中间距离为 50~60cm,这样能够保证操作区宽敞,方便存取放于物品。在实际操作中,需要让家庭主要负责处理家务的使用者根据自身的实验操作,跟设计师确定最适合的高度。
在设计吊柜的时候,需要注意到一些细节。比如吊柜最上方的搁板空间不宜过分狭小,否则不利于物品的顺利拿出;门板铰链质量需保证,调整到最佳位置,保持门板转动垂直顺滑、安全。吊柜上翻门实际不宜太高,应尽量将上翻门设计在使用者触手可及的高度,避免使用者踩着梯子使用橱柜。
很多人装修厨房都会忽略灯光的问题,直接在厨房中央装个顶灯就完事儿了。但厨房的照明非常重要,如果只有顶灯的话,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在阴影下,尤其是切菜、备菜的时候,视线不好很不安全。
这时,可以在吊柜底部设置一个底板灯,这样的灯不仅可以为备菜区照明,还能双面使用,成为吊柜内部的光源,即使光线不好,也能轻松取物。
开放or封闭看需求
“我的家适合开放式厨房吗?”现在很多家庭都在考虑这个问题,那么你的家和开放式厨房八字究竟合不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