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新后的生活家丨陈暄:理所当然的家是不完美的

11-06

“有些事情要打破常规的一种思考模式,大家很容易去惯性思维,认为理所应当是这样的,有时候你问一下自己,如果不是这样会怎样呢?”


在10月24日生活家家居 x 好好住举办的“上新了,生活家——美好生活场景趋势与设计对谈”上,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博士、十上设计执行董事陈暄就“美,是一种结果”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。


陈暄认为,设计应该是随性的,不拘于空间的调性,而是遵循人的意志。


随性这一点,在陈暄的生活上也得以体现。

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毕业后,陈暄就开始做室内设计。除了设计,她也做过许多被外界称为“跨界”的事,比如2000年组了自己的乐队,并作为乐队主唱参加演出。同时设计时尚产品,艺术创造,策划艺术展,还将艺术品展览的收益用于慈善事业。

但在她看来,所谓的“跨界”其实是与设计“平行”的。做音乐包括策展,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艺术的“出口”。当你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、艺人合作过后,你对家的理解也能得到释放。


“其实设计师在设计自己家的时候,更能够直达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功能需求。”陈暄在介绍自己家的时候说到。



在陈暄的家里面,打破平衡的设计随处可见。通常的空间布局里,每个空间都是互不干扰的,而在陈暄家里,所有的空间都是一个“圈”。


早上起来,她可以选择从主卧到卫生间再到更衣间最后离开主卧,也可以从主卧直接离开。开放区域的厨房、客房、客厅,私密区域的卫生间、更衣室,以及两个楼梯连接楼上楼下,形成了三个彼此联动的圈圈,所以在家陈暄可以不用回头行走。

除了空间,陈暄家还有其他看起来不平衡,但却十分方便的设计。比如卫生间的台盆,陈暄和她先生的身材差异不小,为了迎合两人不同的需求,台盆故意设计了一高一低两个,从视觉上它们是不平衡的,但真实的体验却舒适、方便。



如果将这种“打破平衡”的方式发散开来,家便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。在之前的专题《向往的厨房-百变空间》中我们提到,厨房不再只是烹饪的空间,它可以根据人的意志衍生出“厨房+书房”、“厨房+工作室”、“厨房+亲子空间”等多功能空间。


在陈暄看来,设计的美是来源与人们最底层的需求,那就是如何让生活更舒适,而美是一种结果,实现的方式可以不同。




通常,空间设计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做支撑,比如空间的色彩、产品、布局等等。这些元素往往会根据家庭成员的属性来制定,但在陈暄的作品中,有许多设计点是打破常规的。


在《一见倾心》这件作品中,陈暄利用跳跃的色彩与空间规划使整个家变得有趣且实用。其中一点是厨房的早餐台,在设计这个空间时,陈暄跟业主做了非常多的交流和互动,因为客户从来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。不过在之后的回访中发现,这个空间却是整个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。


大家会在这吃早餐、读新闻、喝茶,小孩子在这里做游戏。“所以对空间形态的探究对我们的受众用户是非常有帮助。”陈暄说道。



大多数人会认为,有餐厅就足够了,不需要再多一个专门的“早餐台”,但事实证明,这正是某些用户所需要的。


第二点是关于一个室内篮球场,在固有的思维里,豪宅一定是设计一个泳池,spa房之类的,但有多少人喜欢游泳呢?相对于泳池,篮球或许更接地气。事实是业主喜欢打篮球,而家里又有挑高的空间,于是篮球场诞生了。

最后,篮球场也成为了一个复合空间,可以举办小孩子的party,邀请他的朋友来聚会,然后通过篮球运动来破冰。

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时,往往会打破一些规则。比如在为作家“反裤衩阵地”设计的家中,将浴缸搬进了卧室,搭配沙发与艺术品;将床尾朝向落地窗,远眺整个城市;去掉厨房等等,以此来凸显用户的个性。





设计是需要表达的,它可能在传递着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与感情观。陈暄在设计自己家的时候,将形式化的东西降到了最低,拆除了所有的墙面,因为提倡环保,所以基本上没有买新家具,用的都是从以前的家里面搬过来的旧家具,唯一的两把吧椅是从宜家买的,99块5毛8一把。所以不丢弃东西,也是作为设计师的一个对环保的支持。


在为成龙打造空间的时候,也同样运用了环保的理念,并通过色彩线条欧式化的夸张比例的处理,形成了一种“朴素的奢华”。


室内所有硬装的材料本身都很便宜,而奢华的地方体现在空间序列的表现手法上。例如28块钱一盏的壁灯,虽然便宜,但它打出来的灯效却能够表现出奢华序列的视觉效果。

另外便是艺术品的陈列,例如极具个性的汽车沙发,以及很多艺术家的作品,这些都可以体现个人独特的生活品味。


而在为梅婷设计的家中,陈暄则选择了情感的表达。梅婷的先生是获得柏林银熊奖的摄影师,在整个家完成之后,他将自己的作品记录在了一个条形码内,扫码便能获得隐藏在其中的秘密。而陈暄则将这个条形码作为一种视觉效果投放到了墙面上。

其实在生活中非常多的内容都可以组成美,它可以是行为的,可以是个性的,也可以是一种情感。所以陈暄讲“美是一种结果”,在实现美的路径上有非常多不同的诠释与选择,因此才让作品更具有个性化,也更具有感染力。


“有些事情要打破常规的一种思考模式,大家很容易去惯性思维,认为理所应当是这样的,有时候你问一下自己,如果不是这样会怎样呢?”当我们回过头来思考这句话时,也许会有一些答案了。


家的可能性在陈暄的作品中不断被刷新,这来源于她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生活经验,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和随性的设计思维。正如她所说,设计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,设计能传播美好生活,而生活能为人们创造惊喜。